从20年前初出茅庐的医学院毕业生,到如今人才培养工程的“国家级人选”,他努力提高医技,为患者解忧;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救援——
梁朝朝,1964年10月生,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、教授、副院长。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及男科学分会、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,安徽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学会主任委员,享受国务院、省政府特殊津贴。 2000年被评为“江淮十大杰出青年”,2007年入选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”。
人还未见到,便已体会到梁朝朝的“忙”:三次采访预约,都因他满满的手术日程而一再推后。 “身为医生,只能病人为先,及时救治才能给他们信心和希望。 ”梁朝朝一边表明“无奈”,一边为自己“失约”再三道歉。温文尔雅的外表下,心系病患的责任心表露无遗。
自1989年从医学院毕业,梁朝朝的一身“白大褂”已整整穿了20年,如今虽刚40出头,却已是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”。浓浓“医患情”,是他发自心底的情感。人太“轴”,是他被数落的 “缺点”;“技术高、人好”,是病人对他的评价。
泌尿外科要住院手术的病人多,常需提前预约,托熟人找关系的自然不少。梁朝朝看病却有个“死规矩”:视病情而不顾人情,肿瘤病人优先、危重病人优先。对病人,他从来都是春风满面;病人术后,他至少每天查看两次,“病人手术已很痛苦,术后护理不能再有闪失。 ”他喜欢和病人聊天,“这样能帮他们释放心理压力。 ”
“5·12”,汶川地震。当天,梁朝朝便提交援川申请。 “身为医生,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3天后,他作为队长之一,随同我省首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四川。余震不断、头顶堰塞湖、早晚温差大、连续1周吃泡面、没洗过一次澡……问及这些听说的援川时的事情,梁朝朝很是轻描淡写,一个“不留心”的笑话却让人体会到当时的艰辛。“1个帐篷10个人,累得睡觉全打呼,吵,睡不着。索性头对着脚错开睡,可跑了一天路,脚奇臭,又熏得睡不着! ”
技术一流,梁朝朝却常被埋怨“死心眼”。几乎每天一两台手术,他却从不接受吃请,更不收红包。身为副院长,虽分管药剂科这个“肥缺”,却没一点 “歪心思”,“医药代表一概拒之门外”,连科里过节聚会,也全由科室奖金“买单”。
要了解他的“严要求”,不妨来看一下他的工作日志:早晨7点半到科室,查看病人;8点多带队查房,9点半后到行政楼处理公务;12点回病房吃盒饭,上手术台;术后回行政楼处理公务,下班时回病房,查看术后病人;晚7点再到病房。“只要在合肥,就天天如此。”援川回到家当天,他放下行李,洗了个手,便又去了病房。 “去看看病人”,20年来早成了他的习惯。在科室,也有他定下的一套“家规”:医生、研究生7点50分前上班,下午没事必须在办公室看书;护士不准在病房吃饭;研究生定期查功课,论文不能有丝毫造假,晚上不准在外面吃喝。虽严厉,但他的身体力行让大家对“家规”心服口服。
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让病人康复、为病人的家庭带来幸福。
(此文刊登在《安徽日报》10月23日二版“江淮之子”)